抑郁自评量表,抑郁自评量表的特点
抑郁自评量表(SDS)
量表内容
请根据您近一周的感觉来进行评分,数字的顺序依次为从无、有时、经常、持续
1、我感到情绪沮丧,郁闷 1 2 3 4
2、我感到早晨心情最好 4 3 2 1
3、我要哭或想哭 1 2 3 4
4、我夜间睡眠不好 1 2 3 4
5、我吃饭象平时一样多 4 3 2 1
6、我的性功能正常 4 3 2 1
7、我感到体重减轻 1 2 3 4
8、我为便秘烦恼. 1 2 3 4
9、我的心跳比平时快 1 2 3 4
10、我无故感到疲劳 1 2 3 4
11、我的头脑象往常一样清楚 4 3 2 1
12、我做事情象平时一样不感到困难 4 3 2 1
13、我坐卧不安,难以保持平静 1 2 3 4
14、我对未来感到有希望 4 3 2 1
15、我比平时更容易激怒 1 2 3 4
16、我觉得决定什么事很容易 4 3 2 1
17.我感到自已是有用的和不可缺少的人 4 3 2 1
18、我的生活很有意义 4 3 2 1
19、假若我死了别人会过得更好 1 2 3 4
20、我仍旧喜爱自己平时喜爱的东西 4 3 2 1
结果分析:指标为总分。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,即得粗分。标准分等于粗分乘以1.25后的整数部分。总粗分的正常上限为41分,标准总分为53分。
抑郁严重度=各条目累计分/80
结果:0.5以下者为无抑郁;0.5―0.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;0.6―0.69为中至重度;0.7以上为重度抑郁。仅做参考。
注意事项
1、SDS主要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,它对心理咨询门诊及精神科门诊或住院精神病人均可使用。对严重阻滞症状的抑郁病人,评定有困难。
2、关于抑郁症状的分级,除参考量表分值外,主要还要根据临床症状。特别是要害症状的程度来划分,量表分值仅能作为一项参考指标而非绝对标准。
一、简介
(英文名称:Self-Rating Depression Scale)
1、编制者:Zung
2、20题
3、时间范围:过去一周
4、适用对象: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
5、4级评分:没有或很少时间、少部分时间、相当多时间、绝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。
6、注意:有反向记分10题。评定时应让自评者理解反向评分的各题,如不能理解则会影响统计结果。例如,心情忧郁的病人常常感到生活没有意思,但题目之中的问题是感觉生活很有意思,那么评分时应注意得分是相反的。这类题目之前加上*号,提醒各位检查及被检查者注意。
7、对文化水平低的被试,可以念给他听。
二、SDS反映抑郁状态的4组特异性症状:
1、精神性-情感症状,包含抑郁心境和哭泣2个条目;
2、躯体性障碍,包含情绪的日夜差异、睡眠障碍、食欲减退、性欲减退、体重减轻、便秘、心动过速、易疲劳共8个条目;
3、精神运动性障碍,包含精神运动性抑制和激越2个条目;
4、抑郁的心理障碍包含思维混乱、无望感、易激惹、犹豫不决、自我贬值、空虚感、反复思考自杀和不满足共8个条目。
三、评分:
总粗分、标准分(Y=总粗分× 1.25后取整)
四、结果解释
1、标准分(中国常模)
(1)轻度抑郁:53―62
(2)中度抑郁:63― 72
(3)重度抑郁:72
(2)分界值为53分
2、SDS总粗分的正常上限为41分,分值越低状态越好。标准分为总粗分乘以1.25后所得的整数部分。我国以SDS标准分≥50为有抑郁症状。
抑郁自评量表的特点
抑郁自评量表的特点不包括能判断患者是否有抑郁症。
定义:
抑郁自评量表,是含有20个项目,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,原型是Zung抑郁量表(1965)。其特点是使用简便,并能相当直观的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受。主要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,包括门诊及住院患者。
只是对严重迟缓症状的抑郁,评定有困难。同时,SDS对于文化程度较低或智力水平稍差的人使用效果不佳。
注意事项:
该量表仅仅用于抑郁症的自评提示,并不能作为诊断依据。如果读者自测分数较高,并不一定就患上了抑郁症,可前往专业医生处咨询。
在回答时,应注意,有的题目的陈述是相反的意思,例如,心情忧郁的病人常常感到生活没有意思,但题目之中的问题时感觉生活很有意思,那么评分时应注意得分是相反的。这类题目之前加上*号,提醒各位检查及被检查者注意。
抑郁症症状体征:
1、心境低:
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,抑郁悲观。轻者闷闷不乐、无愉快感、兴趣减退,重者痛不欲生、悲观绝望、度日如年、生不如死。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。
2、思维迟缓:
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,反应迟钝,思路闭塞,自觉“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”,“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”。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,语速明显减慢,声音低沉,对答困难,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。
3、意志活动减退:
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地抑制。临床表现行为缓慢,生活被动、疏懒,不想做事,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,常独坐一旁,或整日卧床,闭门独居、疏远亲友、回避社交。严重时连吃、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,蓬头垢面、不修边幅,甚至发展为不语、不动、不食,称为“抑郁性木僵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