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?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简述
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
白芍:苦、酸、甘、微寒;归肝、脾经;可养血,用于血虚或阴虚有热的月经不调;还可养肝阴、调肝气、平肝阳,用于肝阴不足、肝气不舒、肝阳偏亢引起的头痛、眩晕、胁肋疼痛;
可敛阴、和营、止汗,用于阴虚盗汗及营卫不和的表虚自汗。还可养血柔肝,散郁祛瘀,强五脏,用于改善面部黄褐斑,皮肤粗糙衰老,治疗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雀斑、黄褐斑、暗疮。
扩展资料
明代医学著作《医学入门》记载的三白汤,“白芍、白术、白茯苓各5克,甘草3克,水煎,温服”。这个方子可以补气益血、美白润肤,遂在民间流传开来。此方配伍精当,适于气血虚寒导致的皮肤粗糙、萎黄、黄褐斑、色素沉着、雀斑、暗疮等。
中医认为人的皮肤悦泽与否和脏腑功能有密切关系,如果脏腑病变,气血不和则皮肤粗糙,面部生斑。因此,该方剂从调和气血、调理五脏的功能入手,促进新陈代谢,提高肌体免疫力,抑制脸上的暗疮,延缓皮肤衰老。养血柔肝,使气血充沛,容颜红润,从而美白祛斑。
参考资料来源:人民网-为何称“白芍”为中药美白仙子?
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***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简述
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:
1.改善心肌血注、扩张血管
炒白芍有改善心肌血注、扩张血管的功效与作用。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,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芍药甙。
芍药甙具有改善心肌血注,增加冠脉流量,扩张血管等多种功效,对抑制血小板聚集、抗急性心肌缺血、镇静抗炎、镇痛、抗溃疡等有极好的治疗作用。特别是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方面,有着独特的功效。
2.美容肌肤、延缓衰老
白芍还具有滋养血液的功效,可有效的治疗和改善面色发暗萎黄以及面部暗淡有斑的症状。因此,经常食用炒白芍可以达到美容肌肤、延缓衰老的作用。
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还不止以上这些呢,除了有养血的功效,还能够有效的改善心肌供血不足,因此具有抗凝血栓的作用哦。另外,将白芍与桂枝汤同食,还具有镇痛、解热的功效。
3.缓解疼痛
大家知道,血虚阴虚的人常会出现胸腹胁肋疼痛、肝区痛的症状。因此,建议有以上症状的人群可以经常食用炒白芍。
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还体现在常食对胆囊炎胆结石疼痛、泻痢腹痛、经期痛经、四肢拘挛疼痛、自汗盗汗、腓肠肌痉挛、不安腿综合症上,都有有非常好的食用功效。如果将白芍与甘草配伍可以有效的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。
/iknow-pic.cdn.bcebos/5d6034a85edf8db1c79ccc120423dd54564e7411"target="_blank"title="点击查看大图"class="ikqb_img_alink">/iknow-pic.cdn.bcebos/5d6034a85edf8db1c79ccc120423dd54564e7411?x-bce-process=image%2Fresize%2Cm_lfit%2Cw_600%2Ch_800%2Climit_1%2Fquality%2Cq_85%2Fformat%2Cf_auto"esrc=""/>
扩展资料:
白芍,中药名。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tactiloraPall.的干燥根。夏、秋二季采挖,洗净,除去头尾和细根,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,晒干。具有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之功效。常用于血虚萎黄,月经不调,自汗,盗汗,胁痛,腹痛,四肢挛痛,头痛眩晕。
鉴别
药材性状
呈圆柱形,平直或稍弯曲,两端平截,长5~18cm,直径1~2.5cm。表面类白色或淡棕红色,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,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。质坚实,不易折断,断面较平坦,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,形成层环踞显,射线放射状。气微,味微苦、酸。
饮片性状
1、白芍呈类圆形的薄片。表面淡棕红色或类白色,平滑。切面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,形成层环明显,可见稍隆起的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。气微,味微苦、酸。
2、炒白芍形如白芍片,表面微黄色或淡棕黄色,有的可见焦斑。气微香。
3、酒白芍形如自芍片,表面微黄色或淡棕黄色,有的可见焦斑。微有酒香气。
相关论述
1、《本经》:"主邪气腹痛,除血痹,破坚积,治寒热疝瘕,止痛,利小便,益气。"
2、《别录》:"通顺血脉,缓中,散恶血,逐贼血,去水气,利膀胱、大小肠,消痈肿,(治)时行寒热,中恶腹痛,腰痛。"
3、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风补痨,主女人一切病,并产前后诸疾,通月水,退热除烦,益气,治天行热疾,瘟瘴惊狂,妇人血运,及肠风泻血,痔瘘发背,疮疥,头痛,明目,目赤,胬肉。"
参考资料来源:/baike.baidu/item/%E7%99%BD%E8%8A%8D/16235049"target="_blank"title="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">百度百科:白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