克服心理障碍 如何克服心理障碍
如何克服心理障碍
如何克服心理障碍
1、正确认识自我
俗话说:“人贵有自知之明。”怎样克服心理障碍,能否正确认识、评价和接受自己,是保持自身心理健康的前提。但“当局者迷”。并非人人都能真正做到自知,自我认知失调是导致心理失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。应全面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,了解长处和短处,并对自己作出客观的,恰如其分的评价,防止因评价过高而变得自负,或因评价过低而陷入自卑。要努力让自己树立“我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”这一观念,悦纳自我,能以积极的状态面对学习与生活。
2、主动与人交往
人际关系是否和谐,自己能否为他人所接受,也直接影响到自己。
自我心理调节方法
1、精神胜利法。在你的事业、爱情、婚姻不尽人意时,在你因经济上得不到合理对待而伤感时,在你无端遇到人身攻击或不公正的评价而气恼时,在你因生理缺陷遭到嘲笑而郁郁寡欢时,你不妨用阿Q精神调适一下失衡的心理。
2、难得糊涂法。这是心理环境免遭侵蚀的保护膜。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"糊涂"一下,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对待各种生活紧张事件。
3、随遇而安法。生活中,每个人总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件,生老病死、天灾人祸都会不期而至,用恬淡的、随遇而安的心境去对待生活,你将拥有一片宁静清新的心灵天地。
4、幽默人生法。当人受到挫折或处于尴尬紧张的境况时,可用幽默来化解困境,维持心态平衡。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,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豁达、开朗。
5、宣泄积郁法。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。悲伤忧郁时不妨与亲人朋友倾诉,或进行一项你所喜爱的运动,也可以作一次旅行来改变心境。
6、音乐冥想法。当你出现焦虑、抑郁、紧张等不良情绪时,不妨试看去做一次“心理按摩”。
心理障碍的预防与治疗
心理障碍指一个人由于生理、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,在临床上,常采用“心理病理学”的概念,将范围广泛的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统称为“心理障碍”,或称为异常行为。那么心理障碍如何预防与治疗呢?
一、预防方法
1、培养兴趣,积极参加户外活动;
2、学会交往,处理好人际关系;
3、增强自信,多将想法付诸行动;
4、稳定心态,坦然面对困难;
5、知足常乐,不要追求完美;
6、加强修养,避免劣性刺激。
二、治疗方法
1、面对自己的心理障碍;
2、遵循科学的治疗规律;
3、选择合适的心理医生;
4、寻求专业的药物治疗。
怎样克服心理障碍
一个人由于缺乏成功的经验,缺乏客观的期望和评价,消极的自我暗示又抑制了自信心,加上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、恶劣的生活境遇等等原因导致了自卑心理的产生。患了心理障碍之后,患者的第一个情绪反应,往往是自卑。觉得自己被划到软弱无能的那类人中去了。其实,一个人是否患心理障碍,是不由个人的意志决定的,而是由一个人童年的成长环境决定的,换句话说,是“命运”性的。它只反映和代表了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和发育背景,而不代表一个人是否坚强、是否有价值。得知自己患了心理障碍后的第二个反应,就是悲观失望。因为他们习惯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最不幸的人,自己患了没办法克服的疾病。其实,据最保守的估计,人群中的心理障碍患病率也在百分之二,就是说,在我国的十几亿人口中,至少也有两千万和你患有大同小异的心理障碍的患者,所以,你并不是孤立的。心理障碍也不是不可以治愈的,可以说大部分心理障碍都可以通过治疗,得到缓解和治愈。只不过缓解和治疗需要付出精神、经济和时间的代价而已。所以,患了心理障碍既不可悲、也不可怕,您只是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患了心理障碍的“命运”。有了冷静的思考之后,就可以慢慢地思考,怎样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了。面对自己的心理障碍,采取以下的心态会比较有益,首先,必须接受自己的“患病”现实;其次,必须自己承担起克服心理病的主要责任;然后,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,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或专业心理治疗。在哪里可以获得专业心理帮助?目前,社会上提供心理帮助的机构和部门很多,概括地讲,有心理热线、心理咨询中心,心理门诊或心理诊所,心理病院和精神病院。这些心理帮助资源各有所长,也各有所短,心理障碍患者应该根据自身的问题特点,选择求诊断部门。一般说来,紧急的日常心理危机,比如自杀、家庭纠纷和一过性的心理烦恼,适合通过心理热线暂时得到缓解。学习障碍、轻度社会适应不良,适合于到由社会教育工作者主办的心理咨询中心,接受心理咨询。神经症、人格障碍、和性心理障碍等发病时间较长、有一定人格基础的心理障碍,适合去心理门诊或心理诊所,接受系统心理治疗。而精神分裂症或燥狂抑郁症等重症精神病,在发作期适合到精神病院,接受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的专业治疗。个人存在某方面的心理障碍或缺陷,本人和社会能接受这种障碍或缺陷,就没有去“克服”的必要。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,优秀和缺陷并存才是一个完整的人。如果心理障碍或缺陷使本人感到痛苦并严重影响社会功能,则应当努力克服。但在如何克服心理缺陷的方法上,一些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。比如,在陌生的社交场合与人交谈时,许多人都会体验到不同程度的畏惧和回避心理,性格内向者的体验更明显一些,但多数人都能克服这种心理障碍而融入到环境中去。但如果害怕与人交往的心理十分严重,同时伴有心慌、气短、出虚汗、面红耳赤、张口结舌、手足无措等表现,并且经常如此,始终不能克服,其结果就会长期回避社交,这也叫社交恐怖症。这样的人体验到的痛苦越深,克服自身缺陷的愿望和努力就越大。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,越想与缺陷作斗争,缺陷则越来越顽固。这是因为有这种缺陷的人采取了直接针对缺陷的方法,总是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克服,并力图很快克服。